9月10日中午,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国际项目培养委员会研究生教育改革讨论会成功举行。会议由国际项目培养委员会主任朱旭峰主持,培养委员会委员郑振清、殷成志、陈济冬、钟玮、朱俊明、桂天晗,院长助理、教学办主任慕玲老师,学院教师郭新宁等列席会议。此次会议的主题是国际硕士项目质量提升,会议针对国际项目2020年新生情况、疫情期间社会实践安排、课程体系建设、培养过程质量把关、公共管理学位创新成果要求,以及学院未来国际化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讨论。
国际项目培养委员会主任朱旭峰主持会议
会议伊始,教学办副主任杨安安首先介绍了国际项目2020年新生及在校生概况、秋季学期开课安排以及研究生教育改革研讨月的工作方案,详细说明了学校关于创新成果和加强研究生论文质量的要求。从本学年开始,国际项目增加开题报告分流及论文中期检查,并改进毕业生调查问卷工作,进一步完善和规范研究生培养环节。
杨安安老师介绍2020年国际项目情况
会上,委员会主任朱旭峰对于学院国际项目的发展方向做了深入分析。朱旭峰指出,近年来,学院国际项目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利用多种资源优势实现了快速发展,形成了以一年制国际公共管理硕士(impa)项目、两年制国际发展公共管理硕士(mid)项目为主体框架,下设七个不同项目的国际研究生综合培养体系,但项目设置较为分散,给管理带来了一些挑战。今年疫情发生以来,部分国际项目受到冲击,应当在此期间深入思考项目转型,探索未来发展,才能在今后契机成熟的条件下进一步将学院国际化建设推向更高水平。
随后,国际项目培养委员会各位委员一致通过了首届国际项目硕士考核小组的人员组成及轮换规则决议,并针对国际项目现存问题展开了积极讨论。殷成志老师根据研究生教改项目经验,分享了疫情影响下外校社会实践安排的一系列创新举措。郑振清老师认为社会实践方案可以搜集利用现有的英文版素材作为备选资料,以减少成本、提高效率和增强效果;同时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尽可能消除疫情期间国际学生因不能来华上课而产生对中国和清华的隔阂感。郭新宁老师进一步指出,当前以在线教学为主导方式的情况下,各个项目每个月要组织一次讲座活动,在课程体系外增进学生对清华大学和中国文化的了解。郭新宁老师还通过援外项目的学生案例,指明了提高留学生学位论文评审环节的重要性,要站在长远角度,进一步深化援外班次的教学及友好工作。朱俊明老师以mpa项目学位论文为例,指出了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对于学院和学校声誉具有深远影响。钟玮老师表示要改变学生预期,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在清华学习期间付出努力的必要性和严肃性。慕玲老师提出要加强新生入学教育,以学生手册规范优秀学生论文指导,打通不同届次的班级组织,并以研究生导师培训会等方式强化导师培训,提高对国际学生的指导水平。
国际项目培养委员会研讨现场
本次国际项目委员会研究生教育改革讨论会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结合学校研究生教育工作要求和学院工作实际,从优化课程体系、项目改革方向、培养质量管理、导师能力提升等多个方面展开深入交流与探讨,提出了一系列的新思路和新举措,为公管学院国际项目实现硕士生培养质量进一步提升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