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语】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秉持明德为公、知行合一的理念,努力培养引领国家发展与人类进步的公共事务领导者和思想者,结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展政策研究,并致力于为中国及全球治理的改善做出知识贡献。进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推出教学改革系列新闻报道,专门采集教学实践中涌现出的各种创新做法和典型事例,增进广大师生教学经验和创新做法的交流,通过相互砥砺和启发,共同推动学院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明德为公,知行合一,做中国公共管理教育的引领者,清华公管教育教学改革永远在路上……
4月4日晚,挪威奥斯陆大学教授汤姆.克里斯滕森(tom christensen)做客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做了主题为“学术写作:结构、内容和挑战”的学术分享会。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副院长王亚华主持讲座。从本学期开始,为了强化博士生的学术训练,清华公管学院设立了博士生学术训练营,从学院和研究所两个层面为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术辅导和培训。本次活动是学院层面博士生学术训练营的第二期,由教学办和研工组联合承办。
图为克里斯滕森分享学术写作经验
汤姆.克里斯滕森是挪威科学与文学院院士,欧盟、挪威等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政府改革高级顾问,奥斯陆大学终身教授,卑尔根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多所大学的客座教授。主要研究兴趣包括公共部门改革、公共组织理论、组织声誉管理、危机管理等,研究领域涉及公共部门改革、全球化、问责、福利、移民、大学治理、医疗、政策、安全管理等。克里斯滕森在国际主流公共管理期刊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上百篇,并出版专著和教材十余部,他合著的论文曾获有国际行政学界的“诺贝尔奖”之称的国际行政院校联合会皮埃尔·德·塞勒奖。
克里斯滕森从博士论文的类型、不同类型学术论文的共同点、学术论文的结构和理论导向的学术论文的特点这四个方面进行讲授。
第一,博士论文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经典的理论导向的论文,经验数据和方法都是为了检验理论;第二种是经验导向的论文,对现象的经验描述比较长,文献回顾部分也并不是专注于理论,论文更多是强调政策含义与政策建议;第三种是由3到4篇已经发表或者可以发表的论文组成的博士论文,这些论文需要在统一的理论和经验的模式中,但是多数情况下写得都比较零散。
第二,不同类型的学术论文的共同点是,清晰的研究问题,对文献和理论的系统呈现,有良好的论文结构,有系统的分析或者讨论,并有良好的结论和启示。
第三,一个良好的学术论文应该包括引言、理论、方法、背景、经验描述、分析和结论这七个部分。引言部分需要介绍研究问题并且清晰地展现自己在文献中的位置;理论部分要告诉读者聚焦于理论的哪个部分,展现预期和假设,搭建理论与方法、数据和分析之间的桥梁;方法部分要明晰地讲出所使用的方法,并指出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挑战;背景部分可以介绍历史趋势或者国家特征,目的是为了让读者有个整体的框架;经验描述部分展现主要结果,不要太多陷入细节,同时运用表格进行总结;分析部分要系统地展现主要的发现和结论如何促进理论发展;结论部分除了总结之外,还要试图将分析放在一个更广阔的视野下,并且尽量一般化。
第四,好的学术论文一定是理论导向的。在介绍完研究问题之后,应该呈现理论、模型或者概念,关注理论的特定部分,在结论部分提及对于现有理论的边际贡献。理论性的文章可以体现为几种类型,关注特定理论的特定方面;比较两个或者更多理论之间的优劣;从一个理论模型或者视角起步,探讨新的模型如何增强其解释能力;关注理论中的特定概念;探讨不同的理论对于特定政策领域的适用性。
克里斯滕森与现场博士生互动,解答现场同学们对于论文写作的困惑。他认为中国学生论文的特点是,以经验导向的论文居多,以理论导向的论文比较少。有的时候虽然有良好的数据和先进的方法作为支撑,但是由于缺乏理论问题,使得中国学生的论文难以冲击高水平国际期刊。他以自身的研究经历作为案例,展现只要有良好的理论问题,即使以挪威这个只有五百万人口的国家的公共管理实践为案例,也能发表上百篇国际期刊论文。
图为现场博士生与克里斯滕森互动
王亚华在活动最后总结了讲座内容,高度评价了克里斯滕森讲授分享的学术写作方法的重要价值。他指出,克里斯滕森展示的论文结构和内容是学术写作的“理想样板”,博士生们就是需要通过刻苦的训练,能够逐步向其靠拢,直至能够取得好的国际发表成绩;鉴于目前大部分博士生所做的研究,都是基于中国情境的公共管理研究,如何增强其理论性,使其成为更具有普遍性价值的公共管理学术研究,是青年学生们需要重点努力的方向。
清华公管学院博士生、博士后和有关师生20多人参加此次活动。
供稿:教学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