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清华大学cideg
7月7日上午,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国情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亚华教授做客sicgi,带来了《在新起点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专题课程。王亚华教授连续6年为sicgi学员带来精彩讲座,讲座涵盖公共事物治理与公共政策、资源环境管理与水治理、中国国情与区域发展等多个主题,今年的授课则围绕着新时期乡村振兴展开。
背景
党的十九大报告做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一重大决策部署,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王亚华教授以时间线为序阐述了中国乡村振兴正面临的形势和问题,指出产业兴旺是农村振兴的基础,而产业问题的背后需要解决人口数量、人口素质等问题,并分析了我国乡村振兴战略面临的风险和机遇。
风险
风险1:中国人口在加速城镇化
我国2019年城镇化率是60.6%,常住人口超过60%生活在城市,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披露,2020年该比例已经接近64%,明显高于之前的统计数据。与之相对的,居住在乡村的人口比2010年减少了1.64亿人。这表明我国的城镇化率比想象中更快,农村人口持续减少。中国的人口不但向城市集中,更集中向大城市流入,中心城市群将成为拉动中国经济的引擎,也给广袤地区的乡村振兴带来很大挑战。
风险2:农民工平均年龄持续增长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农民工平均年龄从2013年的35.5岁上升到2020年的41.4岁,工人老龄化趋势明显。从年龄结构看,40岁及以下农民工所占比重为49.4%,比上年下降1.2个百分点;50岁以上农民工所占比重为26.4%,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占比继续提高。
风险3:乡村人口老龄化更为严重
根据普查公报,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未来一段时期中国将持续面临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压力。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占18.70%,相比十年前上升5.44个百分点。65岁以上人口占比13.5%,远高于联合国对老龄化社会的衡量标准,接近深度老龄化的水平。而乡村老龄化现象更为严重,乡村60岁、65岁及以上老人的比重分别为23.81%、17.72%,比城镇分别高出7.99、6.61个百分点。
机遇
机遇1:返乡入乡就业创业浪潮塑造乡村振兴新形态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外出跨省流动农民工持续减少。返乡主要是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到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打工磨炼、积累的农民工等各类创业人才,回到家乡创业,惠及乡邻乡亲;返乡主要是城市里有经济能力、有创业意愿的科技、管理人才和企业家等,看准乡村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禀赋,进入乡村创业创新。数据表明,2020年,全国各类返乡入乡创业创新人员达到1010万人,比2019年增加160万人,同比增长19%,是近年来增加最多、增长最快的一年,形成了农民工、大学生、退役军人、妇女4支创业队伍;1900多万返乡留乡人员实现了就地就近就业,凸显了乡村就业“蓄水池”作用。这一趋势虽然存在疫情影响的偶发波动,但返乡入乡就业创业持续加大,正在塑造乡村振兴新形态。
机遇2:产业扶贫与产业振兴加快衔接为乡村振兴带来新格局
所谓产业扶贫,主要是指在贫困地区或贫困群体中培育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通过产业发展让贫困者获得可持续性发展机会的一种扶贫模式。我国832个贫困县全部编制了产业扶贫规划,累计建成种植、养殖、加工各类产业基地超过30万个,旅游扶贫、光伏扶贫、电商扶贫、消费扶贫等新产业新业态稳步推进,扶贫主导产业特色鲜明,特别是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的许多贫困乡村实现了特色产业从无到有的历史跨越。在新的时期,衔接产业扶贫与产业振兴,加强扶贫资产管理,实现产业异质化、培育扶贫产业核心竞争力等探索,将为乡村振兴带来新格局。
机遇3:西部振兴,中部崛起战略布局为乡村振兴提供新机遇
随着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的政策体系逐步建立,城乡融合体制机制创新,我国人口在继续向东南流入的同时,也向中西部的成渝地区和贵州流动,西南地区成为新的人口净流入区域。近10年来,中国的经济重心不断向南移动,西南地区呈崛起之势。中国区域经济的重大变化,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机遇。
机遇4:数字技术加速应用为乡村振兴带来新动能
近现代历史上,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全世界的乡村都面临衰败的风险和挑战。由于在农村很难发展产业和吸纳就业,优势资源向城镇不断集聚。但是,数字技术带来的全新的改变,新技术将加速对传统农业各领域各环节的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的数字化改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释放数字技术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为农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我国数字农业发展起步虽晚,但成效显著。数字技术正在推动农业农村变革,为乡村产业发展和乡村治理全面赋能。
/q&a/
q1
您如何看待一村一品同质化现象?有什么建议?
破解乡村产业发展困境,需要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避免同质化。建议选准自己的优势产业,把握好主导产业定位,利用龙头企业来拉动当地产业发展,通过合作社等组织形式增加谈判力量,充分利用好数字技术,积极利用电商降低成本,以及创新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增加农产品的附加价值。
q2
小农户和集约化如何有机衔接?
我国农业基本国情是以小农户为主,平均每户耕作的土地面积很小。可通过农业经营方式创新,例如土地托管、专业化服务等,扩大耕地经营规模和劳动生产率。当然,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会有更多的农业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和非农就业,进一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总之,农村集约化生产要通过多种方式综合实现。
q3
基层力量严重不足,但更多人无法获得基层工作机会,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
目前这个问题确实比较普遍,上面千根针,下面一条线,基层人力资源特别是公共服务人员比较薄弱。这需要进一步加强基层公共服务力量,利用数字技术提升公共服务水平,通过基层综合服务大厅提高办事效率,利用远程医疗解决基层医疗供求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