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19日,央视《焦点访谈》播出题为《集思广益科学编制》的节目,聚焦“十三五”规划《纲要》的编制过程,全面回顾了纲要从起草、完成到完善过程的幕后故事。节目中对于清华学子建言“十三五”主题活动做出报道并给予高度评价。我院博士生潘雅婷作为参与学生代表,接受了访谈。
2015年12月,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展规划司的支持和指导下,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中心和共青团清华大学委员会共同主办了清华学子建言“十三五”主题活动。作为国家发改委“十三五”规划问计求策活动的重要创新,清华学子建言“十三五”主题活动响应李克强总理“开门编规划”,“聚众智编规划、汇众力建小康”的号召,充分体现了清华学子胸怀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次主题活动也是国家发改委首次与高校联合举办的专题政策建议活动。
清华学子建言“十三五”主题活动主要面向清华在校学生以及以清华在校学生为主体的团队,尤其是具有“十三五”规划相关领域前期调研成果基础的学生及团队,要求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针对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大问题,自主选题,深入调研和分析,提交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言报告。活动在校园中引发高度参与和关注,征集选题100余项,参与同学近400人次。最后,共有来自全校22个院系的近300名本科生、研究生同学,提交了建言研究成果65份,总字数超过50万字,涵盖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和生态建设等重要领域。其中有五份报告摘录进“十三五”规划的工作简报。
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中心(cidp)是本次活动的主办方之一。该中心成立于2006年,是国家发改委和清华大学联合成立的非营利性学术机构,依托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进行建设,旨在建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发展规划和政策领域的重要研究基地和思想库。在本次活动中,中心从选题、撰写、评选等各个环节,对参与同学进行了全方位指导。
相关链接: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审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纲要》阐明了国家的战略意图,明确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性文件。这个文件是如何编制出来的呢?
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闭幕式上,有几位身份特殊的列席人员,在听到“十三五”规划《纲要》以97.3%的高票率表决通过时,显得有些激动。
全面回顾《纲要》的编制过程,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共同愿望,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生动实践。“十三五”规划《纲要》编制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国务院按照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通过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科学编制完成的。
早在2013年中期,十三五规划纲要的编制工作就已启动。到2015年年初,是基本思路形成阶段;2015年4月至10月是纲要框架起草阶段;2015年11月到2016年3月,是纲要草案起草、广泛征求意见,以及修改完善阶段。对起草小组成员来说,长达两年的编制过程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郑剑,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基础产业司工作,规划纲要编制工作启动后,他进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起草小组,开始参与密集的调研,调研贯穿了“十三五”规划纲要编制的全过程。郑剑主要参与的是基础设施和交通方面的调研,他已记不清在规划编制期间参加过多少次调研了。在选择调研点时,新疆的一些地区因为被提及的频率很高,进入了起草小组的视野。2015年8月20日,调研组到新疆进行调研,其中一个叫做塔什库尔干的边境县的情况,让郑剑印象很深刻。
这里的基础设施和交通状况比较差,但它又是与三国交界的边境县城,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因此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十分迫切。
这次调研的结果最终写进了“十三五”规划纲要第七篇第四节:加快建设沿边公路,建设和田至若羌铁路。
“十三五”规划的编制是一个十分复杂的体系,调研只能摸清一部分情况,要想科学、全面,还需要专家智库的帮忙。董明珠,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2014年5月,她接到了一份来自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聘书,她被聘为国家“十三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像她这样的企业家,这次共有四人进入专家委员会参与规划编制。他们从一线企业的视角为“十三五”规划编制提供更贴近真实的建议。
专家委员会成员共有55名,他们都是来自宏观经济、科技创新、财政金融、体制改革等领域的顶级专家,涵盖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从年龄上,也是老中青三代都有,各个年龄段的知识结构都有体现。他们对规划编制的热情,让起草组工作人员很感动。
专家观点的激烈碰撞,会让规划的编制更科学,纲要编制过程中,专家红着脸讨论的场面几乎次次可见,十分激烈。董明珠在企业从事管理工作多年,对人才的重要性有着深刻的体会。当时她在人才流动上的观点与其他专家就有很大分歧。
在充分讨论后,关于人才的表述最终修改为:建立健全人才流动机制,提高社会横向和纵向流动性,促进人才在不同性质单位和不同地域间有序自由流动。这样经过讨论作出的修改并非个例。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认为,这样的讨论和修改对完善“十三五”规划纲要很重要。
光有专家和调研还不够,为了能开门编规划,2015年11月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全国范围开展为期两个月的“问计求策”活动。
除了开拓新渠道,这次“问计求策”活动还实现了与地方发改委和媒体的联动,因为传来的信息是海量的,一些建言的群众担心自己的意见被忽略,常常有人打来电话询问。大众的参与度很高,来自基层一线工作者的信息明显增加。
一位教师建议要改善乡村教师的住房条件,“问计求策”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对这类问题进行了搜集和整理,并把它放进工作简报里面,通过一些渠道进行了反馈,最终这位教师的建议体现在了“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建设乡村教师周转宿舍。
除了一线工作者,在校学生也第一次参与到这次“问计求策”活动中。2015年12月清华大学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支持下开展了清华学子建言“十三五”活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学生潘雅婷看到学校的宣传海报后,就和几个同学一起组成小组,报名参加了这个活动。
潘雅婷小组提交的《关于完善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议》过关斩将,最终进入了“十三五”规划的工作简报。
经过筛选,清华大学最终从学生们提交的100多份研究报告中挑选出65份提交给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展规划司,其中有五份报告被摘录进到“十三五”规划的工作简报。
随着中国深度融入世界经济,“十三五”规划也吸引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亚洲开发银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等机构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交了研究报告。为借鉴国际经验,在2015年12月还邀请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等知名专家座谈,为规划纲要的编制出谋划策。
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按照建议中提出的一系列重要理念、原则和要求,十三五规划纲要正式进入了具体文本的起草阶段。
对于《纲要》怎么写、怎么创新,起草小组多次开会讨论,向国务院提交了《纲要》的提纲方案,接下来的工作就是细化提纲后集中讨论。
李慧是一名80后,在起草小组里算年轻的,虽然岁数不大,但业务能力很强,她负责编写规划草案财政金融的部分。对李慧来说,和那些经验和经历丰富的起草小组成员一起编制、讨论草案并不轻松,为此她做了很多准备。用她的话说,对于自己编写的每一句话都要有依据支持,因为别的起草成员随时有可能提出异议,在起草的过程中,她也经历了有史以来最激烈讨论的场面。
“十三五”规划,从《建议》到《纲要》,体现着党的坚强领导,体现着国家的坚定意志。它凝聚力量、指引方向、明确路径;是市场主体的行为导向,是政府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景。相信五年以后,我们收获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成果,回头再看它时,一定会有更多的感慨和自豪。